开篇七绝诗
仙踪漫步世间行,古渡桥边月色明。
莫道凡尘多冷眼,善心依旧暖苍生。
在很久以前,吕洞宾云游四方,虽已得道成仙,但仍心系世间疾苦。他常以凡人模样行走江湖,施药救人,点化迷途之人。
有一年,吕洞宾来到一个偏远的小镇。镇上有一户人家,主人是个孤苦的老人,膝下无儿无女,平日靠打柴为生。老人养了一条狗,名叫阿黄,是他的唯一伴侣。阿黄虽是条普通的狗,却极通人性,每日陪伴老人,形影不离。
一日,吕洞宾来到老人家门口,见老人正卧病在床,面容憔悴。他心生怜悯,便上前询问。老人见是个陌生人,本欲拒之门外,但听他言语温和,便将自己患病之事如实相告。吕洞宾听后,从怀中取出一包草药,递给老人,说道:“此药可治你的病,但需连服三日。”
老人接过草药,感激不已,正欲道谢,却见吕洞宾已悄然离去。老人按他说的服药,果然病情好转。几日后,老人痊愈,便带着阿黄出门寻找恩人,想当面致谢。然而,小镇上无人知晓吕洞宾的去向,老人只得作罢。
又过了几日,吕洞宾再次来到小镇。他见老人身体已好,心中欣慰。此时,阿黄突然从屋内冲出,见到吕洞宾,竟狂吠不止,还扑向他。吕洞宾见状,微微一笑,他知道这是阿黄在保护主人,误以为他是坏人。老人闻声赶来,见此情景,忙喝止阿黄,连声向吕洞宾道歉。
吕洞宾摆摆手,说道:“无妨,狗儿忠心护主,乃是本性使然。”他转身对老人说:“你身体已好,往后要多加保重。”说完,便飘然而去。
老人望着吕洞宾远去的背影,心中感慨万千。他虽未认出这是仙人,但感恩之心却愈发强烈。此后,老人常向乡亲们讲述这段经历,告诫大家莫要以貌取人,善心之人往往默默无闻。
结尾七绝诗
善行无迹世间稀,狗吠人疑意转迷。
回首仙踪何处觅,月明桥畔柳依依。
吕洞宾的行踪虽难以捉摸,但他的善举却如春风化雨,润泽世间。他以一颗慈悲之心,化解误会,传递温暖,让凡尘中的人们懂得,真正的善良,不在于言语,而在于行动。